2020年09月25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2020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冲刺模拟试题(六)
1、 试题一
【说明】
在某市的政府采购中,系统集成公司甲中标了市政府部门乙的信息化项目。经过合同谈判,双方签订了建设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15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搭建政府办公网络平台,改造中心机房,并采购所需的软硬件设备。
甲公司为了更好地履行合同要求,将中心机房的电力改造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丙公司,并与其签订分包合同。
在项目实施了2个星期后,由于政府部门乙提出了新的业务需求,决定将一个机房分拆为两个,因此需要增加部分网络交换设备。乙参照原合同,委托甲公司采购相同型号的网络交换设备,金额为127万元,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
在机房电力改造施工过程中,由于丙公司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部分电力设备损毁,导致政府部门乙两天无法正常办公,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乙的社会形象,因此部门乙就此施工事故向甲公司提出索赔。
【问题1】(2分)
案例中,政府部门乙向甲公司提出索赔。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按照我国建设部、财政部下达的通用条款,以下哪项不属于索赔事件处理的原则?(从修行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顶,将该选项编号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
候选答案:
A、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
B、索赔必须以双方协商为基础
C、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
D、加强索赔的前瞻性
【问题2】(8分)
请指出甲公司与政府部门乙签订的补充协议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有,请指出并说明依据。
【问题3】(5分)
请简要叙述合同索赔流程。
【问题4】(5分)
案例中,甲公司将中心机房的电力改造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丙公司,并与其签证分包台同,请问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分包合同是否合理?为什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www.cnitpm.com/st/2128014680.html
信管网考友试题答案分享: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b
问题2
答:有不妥之处,补充协议增加的金额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10%;
问题3
答:提出索赔申请、监理单位受理索赔申请、发出索赔通知书、提交索赔资料、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进入索赔程序;
问题4
答:合理,非主体工程再业主同意后可以专业分包给第三方公司,机房电力改造非项目主体工程,可以分包;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d
问题2
1.签订补充协议金额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10%;
2.增加工程量应在补充协议里说明增加的相关费用;
3.应建设方提出变更,甲公司没有在补充协议里说明延长工期;
问题3
答:提出索赔申请、监理进行索赔受理、提交索赔资料由建设方审核、发出索赔通知书、进行索赔;
问题4
答:不合理,因为没有经过业主方的同意下将主体工程转包给第三方;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b\d
问题2
答:有不妥之处,补充协议增加费用127万元,增加了项目成本,不符合合同要求;
问题3
答:提出索赔申请、监理工程师接受申请、上报索赔报告、批准索赔报告、进行索赔
问题4
答:不合理,工程专业分包要经过建设方同意才可以分包,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分包合同不符合建设合同要求;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c\d
问题2
答:有,补充协议作为合同附件的一部分,甲公司对新业务需求的风险性没有充分评估,签订协议签对协议条款内容没有与政府部门乙进行磋商;
问题3
答:提出索赔、监理单位接收索赔申请资料、审核索赔资料、发出索赔通知;
问题4
答:合理,电力改造工程不是项目主体工程,允许分包。
信管网52026061:
问题1:
b
问题2:
不妥
127 > 1150 * 10%
未走变更流程进行变更
问题3:
1)索赔事项28天内,书面形式提出索赔通知
2)索赔材料报送监理方
3)等待监理回复,
4)逾期未回复,默认认可
4)继续提交后续索赔材料
5)如监理回复,索赔方或发包人不接受,申请仲裁或诉讼
问4:
合理
2、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大型国有企业A计划建立一套生产自动控制系统,改变目前的半自动化生产状态。A企业内部设立有信息中心,具有自主开发能力,但采购部门经理老李认为自主开发耗时长,还是决定从外部选择一家具有相关成熟产品和实施经验的集成商实施外包。
老李组织编写了采购计划,确定该项目要对外进行招标,由于招标代理机构B已经与A企业合作多次,并列入了A企业的供应商名录,因此A企业直接委托B机构开始招标工作。
招标代理机构B协助A企业拟制了招标文件,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要求,潜在供方应具有信息系统集成二级(及其以上)资质。集成商C公司想参加投标,但只具有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C公司联合了有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的集成商D公司共同参加投标。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一周。A企业发现招标文件中有一处错误,他们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修改并在网上进行了公告,还电话通知了每一个已知的投标人。
代理机构B接收了多份标书,与A企业共同对标书中涉及的技术方案、报价、资质证明材料等文件进行了评审,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集成商E公司。
接下来,A企业与集成商E公司签订了合同。在项目需求阶段,双方对于需求的理解产生了不一致。为消除需求的歧义,双方召开了多次会议进行沟通。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集成商E公司没有此类软件开发的经验,部分开发模块需要外购,因此导致项目的进度延后。
【问题1】(3分)
老李直接决定将项目外包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问题2】(3分)
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正确的选项填写“√”,错误的选项填写“×”);
(1)编制采购计划计划前应首先做出自制/外购决定。 ( )
(2)A企业不应该直接委托B机构作为招标代理机构。( )
(3)结束采购过程就是把合同和相关文件归档以备将来使用. ( )
【问题3】(8分)
(1)该项目的合同应采用哪一种合同对于甲方比较有利?为什么?
(2)C公司和D公司的联合体是否符合投标要求?为什么?
【问题4】(6分)
请说明在该项目的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www.cnitpm.com/st/284281798.html
信管网考友试题答案分享: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不合适,在决定外包前要制定”自制/外购“分析后在确定是否进行外包;
问题2
答:对、错、错;
问题3
答:应采取总价固定合同或工料合同比较有利,因为采取总价合同甲方承担的风险小;
不合适,联合体投标最低资质必须满足招标文件最低资质的要求;
问题4
答:没有编制采购管理计划;
2.没有进行“资质/外购”分析就决定将项目外包;
3.实施采购过程做的不好,在招投标过程中没有对投标人的资质及其他资格情况进行审查;
4.采购控制做的不好,项目进度延后;
5.选择集成商过程存在问题,没有对供应商信用、服务、质量等因素进行考虑,只是考虑价格就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
6.招标文件修改后应书面通知投标人,不能只是电话通知;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合适,通过”自制/外购“分析后可决定是否外包;
问题2
答:对、错、对
问题3
答: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对甲方比较有利,因为固定总价合同风险小,适于立即开展的项目
问题4
答:招标人发现招标文件错误,对其进行了网上澄清后应延长投标截止时间;
2.没有成立评标专家委员会;
3.邀请5人以上专家数为单数的专家,经济、技术类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二组成专家组进行评标工作;
4.中标候选人不少于三家投标单位;
5.没有对中标单位进行公示;
6.应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投标单位;
7.中标单位应在接到中标通知书30天内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8.缺少合同谈判环节,合同里没有对承建方进行约束条款;
9.承建方未得到甲方同意,违约将项目主体工程进行外包;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不合适,没有进行外购/自制分析;
问题2
答:对、错、对;
问题3
答:应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对甲方比较有利,对于风险小,工期短的项目使用总价合同比较有利,甲方承担的风险较小;
问题4
答:1.在编制采购计划前,没有进行外购/自制决定。
2.招标人应在招标公告发布10天内对招标文件进行错误澄清;
3.c公司与d公司组成联合体不符合联合体投标要求,联合体单位应满足最低投标要求;
4.没有成立专家评标组对招标文件进行评审;
5.没有发布中标公告,中标候选人应是三家单位依次排名;
6,中标单位在中标通知书发出30天内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缺少合同谈判环节;
信管网ce5984:
问题1
答:不合适,没有经过自制\外购分析就直接决定外包,增加项目风险;
问题2
答:错、错、对;
问题3
答: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对甲方有利,因为该项目需求比较清楚,风险小,适合固定总价合同
不符合要求,联合体投标要求投标方要满足最低资格要求,c公司明显不满足资质要求;
问题4
答:延期到货、服务不到位、价格不确定、供应商信用度、产品质量、柔性问题;
信管网练勋浩:
1.不合适,没有经过自制和外购的分析,
2.对,错,错
3.总价合同
不符合,要同时具有二级资质
备考刷题推荐:
2020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60小时精讲直播课程(提供录播),每节课都有配套的课后习题供学员练习巩固所学,首次报考还送包括历年真题、试题分类练习等14种内部辅导资料,同时享有软题库免费刷题服务。【点击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