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网每日一练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 每日一练 导航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每日练习题与答案解析(2024/10/11)

2024年10月11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每日练习题(2024/10/11)

  • 试题1

    下述关于项目合同索赔处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按业务性质分类,索赔可分为工程索赔和商务索赔
    B.项目实施中的会议纪要和来往文件等不能作为索赔依据
    C.建设单位向承建单位要求的赔偿称为反索赔
    D.项目发生索赔事件后一般先由监理工程师调解

  • 试题2

    关于范围管理计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B.作为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过程的主要依据
    C.范围管理计划可以是非正式的
    D.规定了如何制定详细范围说明书
  • 试题3

    如果一个配置项的版本号为1.1,那么这个配置项处于( )状态。
    A.草稿
    B.正式
    C.修改
    D.完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每日练习题答案解析(2024/10/11)

  • 试题1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都可能提出索赔要求。通常情况下,索赔是指承建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对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建设单位给予补偿损失的一种权利要求。而建设单位对于属于承建单位应承担责任造成的,且实际发生了的损失,向承建单位要求赔偿,称为反索赔。索赔的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索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协商方式友好解决,若双方无法达成妥协时,可通过仲裁解决。可见C是正确的。
        索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进行以下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索赔的目的分类、按索赔的依据分类、按索赔的业务性质分类和按索赔的处理方式分类等。
        (1)按索赔的目的分类
        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工期索赔就是要求业主延长施工时间,使原规定的工程竣工日期顺延,从而避免了违约罚金的发生;费用索赔就是耍求业主或承包商双方补偿费用损失,进而调整合同价款。
        (2)按索赔的依据分类
        可分为合同规定的索赔和非合同规定的索赔。合同规定的索赔是指索赔涉及的内容在合同文件中能够找到依据,业主或承包商可以据此提出索赔要求。这种索赔不太容易发生争议;非合同规定的索赔是指索赔涉及的内容在合同文件中没有专门的文字叙述,但可以根据该合同某些条款的含义,推论出一定的索赔权。
        (3)按索赔的业务性质分类
        可分为工程索赔和商务索赔。工程索赔是指涉及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条件或施工技术、施工范围等变化引起的索赔,一般发生频率高,索赔费用大:商务索赔是指实施工程项目过程中的物资采购、运输和保管等方面引起的索赔事项。即A是正确的。
        (4)按索赔的处理方式分类
        可分为单项索赔和总索赔。单项索赔就是采取一事一索赔的方式,即每一件索赔事项发生后,报送索赔通知书,编报索赔报告,要求单项解决支付,不与其他的索赔事项混在一起:总索赔,又称综合索赔或一揽子索赔,即对整个工程(或某项工程)中所发生的数起索赔事项综合在一起进行索赔。
        合同索赔依据:
        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根据我国有关规定,索赔应依据下面内容。
        (1)国家有关的法律(如《合同法》)、法规和地穷法规。
        (2)国家、部门和地方有关信息系统工程的标准、规范和文件。
        (3)本项目的实施合同文件,包括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
        (4)有关的凭证,包括来往文件、签证及更改通知、会议纪要、进度表、产品采购单据等。
        (5)其他相关文件,包括市场行情记录、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等。
        故项目实施中的会议纪要和来往文件等可以作为索赔依据,可见B是错误的。
        索赔程序:
        项目发生索赔事件后,一般先由监理工程师调解,若调解不成,由政府建设主管机构进行调解,若仍调解不成,由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或仲裁。在整个索赔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索赔的有理性、索赔依据的有效性、索赔计算的正确性。即D是正确的。
        故B是正确答案。

  • 试题2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选项A属于需求管理计划的内容,故答案选A 。
    需求管理计划内容如下: 
    1、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2、配置管理活动,例如,如何启动产品变更,如何分析其影响,如何进行追溯、跟踪和报告,以及变更审批权限。 
    3、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
    4、产品测量指标及使用这些指标的理由。
    5、用来反映哪些需求属性将被列入跟踪矩阵的跟踪结构。
    6、收集需求过程。
    范围管理计划内容如下:
    1、制定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
    2、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
    3、维护和批准工作分解结构。
    4、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5、处理对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或WBS的变更。

  • 试题3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配置项的版本号与配置项的状态紧密相关:
    (1)处于“草稿”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0.YZ 。
    YZ数字范围为01-99。
    随着草稿的不断完善,“YZ”的取值应递增。“YZ”的初值和增幅由开发者自己把握。
    (2)处于“正式发布”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X.Y
    X为主版本号,取值范围为1~9,Y为次版本号,取值范围为1~9。
    配置项第一次“正式发布”时,版本号为1.0。
    如果配置项的版本升级幅度比较小,一般只增大Y值,X值保持不变。只有当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比较大时,才允许增大X值。
    (3)处于“正在修改”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X.YZ
    配置项正在修改时,一般只增大Z值,X.Y值保持不变。
    当配置项修改完毕,状态重新成为“正式发布”时,将Z值设置为0,增加X.Y值。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享至:

信管网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专业网站

下载APP-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