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2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首次开考是2006年,目前使用的《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教程》也是当年出版发行的版本,至今还未改版。以下是《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教程》前言部分。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该书编写的背景及过程、特点、编写人员,同时还简单的介绍了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具体内容如下:
前言
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规范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人才评价工作,促进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制定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有关规定,并将该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规定指出,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即实行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以考代评政策。无疑,这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新突破,它对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促进我国软件人才辈出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编者受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委托,按照信息系统类别的《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了《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一书。与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内容相对应,《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一书分为三大部分,即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核心技术知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重点介绍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的整个建设过程。信息系统管理重点介绍系统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有系统管理规划、IT组织职能设计、IT财务管理、系统日常作业管理、IT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系统转换、系统维护、用户支持等内容。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在每章的概述部分,以本章学习目标的形式将内容要点罗列出来,在每章结束部分提供了复习思考题。
应当承认,承担此项任务是具有相当难度的。首先,信息系统的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广,其中任何一个考点,本应系统地写成一本书,但限于篇幅,我们无法详细地展开论述。好在读者一般都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具有相当的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愿我们提纲挈领式的叙述能起到帮助读者复习的作用;其次,由于经济及IT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着,尽管我们努力在书中体现这些变化,但仍无法做到包罗万象。我们希望读者不要仅囿于本书的知识范围,更应关注和跟踪信息系统最新的发展动态,我们也力争通过不断修订以弥补缺憾。
本书由陈禹教授确定写作技术路线和整体结构并最终审查定稿,殷国鹏具体负责组织确定写作提纲、全书的写作实施等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殷国鹏:第1章~第4章,第16章,第17章,及第18章部分小节。
谢胤:第13章、第14章、第19章、第21章、及第22章、第24章部分小节。
接靖:第6章~第9章,第20章、第22章、第23章。
任娟:第5章、第7章、第15章,第18章、第24章、第25章。
蔡曦:第10章~第12章。
因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疏漏和不妥之处,诚望各位同仁和读者指正。
编者
2005年5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