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这几天,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软考报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不少同学摩拳擦掌的准备迎战今年上半年的软考,可真等报上名了,不少同学心里倒泛起了嘀咕,距离软考已经只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才开始复习真的能来得及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备考时长跟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可支配时间都息息相关,不可一概而论。对于那些具备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基础的考生来说呢,两个月可能绰绰有余,但是对于零基础的考生来说,两个月可能会有些捉襟见肘,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备考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 明确考试目标和内容
在开始学习之前,一定要先明确自己的考试目标,因为每个考试资格的内容和方向都不相同,初中高各等级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区别,明确目标后,详细了解该级别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确保自己的备考方向正确。同时,要了解考试的题型和分值分布,以便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 准备所需的复习资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考之前一定要准备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包括官方教程、课程习题、视频教程以及思维导图等等。然后根据之前所了解到的考试内容和方向大致给划分出一个考试主次之分。
比如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来说,其重点是五大过程组、十大管理的知识,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不论是综合知识、案例分析还是论文,主要就是考这部分的知识。而且对比起技术部分的内容而言,也更好理解,所以可以考虑“先学管理再学技术”。
对于考试方向和主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之后,这样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才不会耽误时间,提升备考效率。
◆ 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
备考方式与效果总是因为不同考生的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所以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能让人不假思索直接套用的万能方案,但对于备考而言,有一种共通的底层逻辑,那就是精准规划备考优先级和合理分配备考时长,为此,我们需要在开始备考时就制定一套详细可执行的备考计划。
我们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举例:
一、理论考点:筑牢根基,稳步前行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的首要任务是掌握理论考点,其中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堪称核心中的核心。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涵盖项目从启动到收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等十大知识领域。建议在备考初期,投入较多时间进行系统学习,梳理知识框架,标记重点难点,随着备考进程推进,持续进行巩固和深化。
二、计算题:把握关键,高效得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中的计算题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是备考性价比极高的部分,比如成本管理中的挣值分析,进度管理中的工期计算、单双代号网络图等等,在案例分析的考试中每次必有一道大题。在历年考试中,计算题的得分情况往往直接影响考生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所以也有"得计算题者得天下"的说法。
与其他需要大量记忆和深度理解的考点相比,计算题只要掌握公式和解题思路,就能在短期内实现较大提升。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计算题,如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进行专项练习,通过大量习题巩固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生而言,计算题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三、论文写作:亲自动手,积累经验
阅读再多的优秀论文,都不如自己亲自提笔撰写一篇。在时间足够充裕的前提下,建议考生把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考试可能涉及的各个方向(如:十大管理、八大绩效域、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合同管理等)都要准备一篇。即便时间不足,也最好要把十大管理的论文要准备好。在写作过程中,从选题立意、结构搭建,到内容填充、语言润色,每个环节都要精心打磨。
四、历年真题:洞悉规律,把握重点
从历年试题入手,逐题分析,总结归纳考点和解题技巧。最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题感,不要害怕做错题,,对于错题、难点要去记录,要去弄懂,反复琢磨。做历年真题有两大重要目的:一是培养题感,二是明确考查重点。
在备考时长分配上,建议初期将 40% 的时间用于理论考点的学习,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之后,同步推进计算题、论文写作和真题练习。计算题的备考时长因人而异,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直至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论文写作以完成十大管理高质量论文为目标,包括写作、修改、完善等环节,合理安排时间。真题练习则围绕第三版第四版教材的真题展开,根据分析总结的时间和练习时间确定整体时长。
◆ 调整好备考心态
除了上面提到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因为时间不够而在心态上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定要相信自己,这不过是一场考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做到放松备考,在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疲劳作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