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网综合知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综合知识 导航

2025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易混淆考点:资源平衡与资源平滑

2025年02月17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在学到进度管理这章的时候,资源平衡和资源平滑这两个概念很多同学有些分不清楚,它们虽然作用都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应该如何区分它们呢?

第一、定义层面的差异

资源平衡是一种资源优化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灵活调整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促使资源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达成平衡状态。在这一过程中,项目的关键路径可能会发生改变,项目工期也可能随之延长。这是因为资源平衡的重点在于确保资源得到合理且充分的利用,避免出现资源过度分配导致的紧张局面,或资源闲置造成的浪费现象。

与之相对,资源平滑同样属于资源优化技术,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在不改变项目关键路径的严格限制下,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巧妙调整。通过这种方式,使资源需求的波动尽可能降至最低,确保资源使用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与资源平衡不同,资源平滑不会对项目的总工期产生影响,只是在既定的项目进度框架内对资源利用进行优化。

第二、对项目工期的影响差异

资源平衡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导致项目工期的延长。这是因为在平衡资源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一些任务可能不得不推迟到资源可用的时段进行。这种任务时间的调整很可能会改变项目原本的进度计划,进而使项目的总时长增加。例如,在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中,某个关键模块的开发任务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投入。若当前可用技术人员数量有限,为避免资源过度分配,可能需要将该模块的开发任务推迟到其他任务完成、释放出足够的技术人员之后再进行。这样一来,整个项目的工期就会相应延长。

相比之下,资源平滑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不会改变项目的关键路径和总工期。它仅仅是在不影响项目整体进度的严格约束下,对非关键任务的时间安排进行细微的调整。这种调整通常是在任务的浮动时间范围内进行,通过巧妙地优化任务执行顺序和时间分配,使资源的使用更加平滑,而不会对项目的最终交付时间产生任何影响。以一个建筑项目为例,在不影响项目整体工期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调整一些非关键施工任务的时间,如在某些时段适当减少某个施工环节的人力投入,将部分人力调配到其他任务上,待资源需求相对平稳时再恢复正常施工安排,从而实现资源的平滑利用。

第三、举例说明

我们以一个建筑项目为例。假设该项目包含两个主要任务:任务 A 为砌墙,需要 3 名工人,持续 3 天;任务 B 为安装窗户,需要 2 名工人,持续 2 天。而项目团队总共只有 4 名工人可供调配。

在资源平衡的场景下,可能会采取如下策略:将任务 B 的开始时间推迟一天。具体安排为,第一天和第二天安排 3 名工人进行任务 A,第三天安排 1 名工人继续任务 A,同时安排 2 名工人开始任务 B,第四天安排 2 名工人完成任务 B。通过这种方式,虽然满足了资源限制条件,但项目的总工期从原本的 3 天延长到了 4 天。

而在资源平滑的情况下,假设任务 A 和任务 B 之间存在 1 天的浮动时间。可以这样安排:在任务 A 的第二天,安排 2 名工人砌墙,同时安排另外 2 名工人准备任务 B 所需的材料等前期工作。第三天,安排 3 名工人完成任务 A,2 名工人开始安装窗户,第四天 2 名工人继续完成任务 B。这种安排既满足了资源限制,又成功保持了项目的总工期不变,仅仅是对任务 A 和任务 B 的具体工作安排进行了细微调整,使资源的使用过程更加平滑。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享至:

信管网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专业网站

下载APP-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