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3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针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如何备考?提前多久开始备考?怎么制定备考计划?一直都是考生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时长一般在3-4个月是非常适合的,不仅可以基本掌握知识点,还不会因为备考时间线拉的过长而出现 "倦怠期" 。因此,接下来的100天,也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提分的黄金期!在备考心态上不容易出现倦怠心理,对于考试内容掌握更牢固,赶紧收下这份百日复习计划,助你更快通过!
百日复习计划
第 1 周:
搜集备考核心资料,官方指定教材是基石,全面覆盖考试基础知识点,务必准备到位;历年真题集也不可或缺,它能帮助你迅速熟悉考试题型、把握命题风格,洞察考试规律。若自身基础不够扎实,或者期望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参加信管网课程学习。每天安排 2 小时沉浸式通读官方教材,初步搭建知识框架,此时不必过度纠结细节,对考试的整体框架和核心内容有初步认知即可,为后续深入学习筑牢根基。
第 2 周:
保持每日 2 小时的高效学习时间,深度钻研信息系统与信息化、信息系统等前5章节。在学习进程中,随时记录关键概念、重要定义以及自己的思考感悟,形成专属的学习笔记,方便日后复盘回顾。到了周末,暂停新知识的学习,对本周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性总结,借助专业思维导图工具,将知识点串联成清晰的知识图谱,直观呈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第 3 周:
开始项目十大管理的知识内容学习,聚焦项目管理概论、项目立项管理、整合管理、范围管理等重点章节,这些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知识点繁杂且相互关联。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每个知识点,透彻理解项目章程制定的关键要素、项目范围定义的方法和 WBS 创建的具体步骤等。
第 4 周:
集中精力攻克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章节,这两部分内容涉及大量计算和方法应用,是备考的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关键路径法,精准确定项目的最短工期;学会运用类比估算、参数估算等成本估算方法,提升成本管控能力。通过绘制甘特图、成本预算曲线等图表,以及分析实际项目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 5 周:
深入学习质量管理、资源管理章节。质量管理方面,熟练掌握帕累托图、鱼骨图、控制图等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场景和绘制方法,学会运用这些工具识别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资源管理方面,全面掌握活动资源估算、建设团队等内容,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析每个知识点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做到学以致用。
第 6 周:
深度研究沟通管理、风险管理章节。沟通管理中,学习不同沟通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沟通技巧;风险管理中,熟练掌握风险识别、定性与定量分析、风险应对策略制定等流程。
第 7 周:
开始采购管理、干系人管理章节的学习。了解采购流程,从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到合同管理的全流程细节都要掌握;掌握干系人管理方法,学会识别干系人、分析干系人的利益诉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第 8 周:
安排 2 - 3 次真题练习,熟悉出题重点及出题规律。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完成上午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上午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案例分析题则侧重于考查知识的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完后,认真对照答案分析,总结答题技巧、答题思路和要点提炼等。同时,找出自己的易错点,针对薄弱环节,再次复习教材和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加强理解记忆。
第 9 周:
根据做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错题涉及的知识点。对于重要概念、公式等,进行强化记忆,做到烂熟于心。回顾教材重点内容,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第 10 周:
进行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选择一套模拟试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综合知识和案例分析的考试。考试结束后,仔细分析自己在答题时间分配、知识点掌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是否在选择题上花费过多时间导致后面案例分析题和论文题时间紧张,哪些知识点在答题时出现模糊不清或完全不会的情况,找准问题根源,再次进行查漏补缺。
第 11 - 13 周 (同步进行):
开始准备论文,每周 1 - 2 篇论文(可以一直准备到考前),不同方向的论文都要准备,比如项目十大管理、八大绩效域、配置管理、合同管理等等。按照论文结构要求,包括正文、论述段、过渡段结论等部分进行写作。如没有项目经验,可以借鉴朋友、同事、或招投标网、采购网中选择合适的项目背景,对于背景段、结尾段等通用内容可以仔细打磨,以便考试时直接使用。在写作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项目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论述,使论文内容丰富、有理有据。
第 12 周:
进行第二次全真模拟考试,再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考试过程中,调整答题节奏和时间分配,根据第一次模拟考试的经验教训,合理安排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确保答题进度有条不紊。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仅要关注错题,还要分析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优化答题策略,提升答题水平。
第 13 周:
进行第三次全真模拟考试,这一次可以在考试中加入论文科目,并完全根据真实考试时间进行模拟,上午作答综合知识+案例分析,下午作答论文。重点关注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某些类型的案例分析题总是得分较低,或者论文写作存在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流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项突破,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做更多的练习题、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写作水平,确保在考试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第 14 周:
考前一周,放松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回顾错题本和重点知识点,快速浏览一遍之前整理的错题,加深对易错知识点的印象;再次强化记忆重点概念、公式和答题模板;针对论文范文可以适当背背,以提高写作效率。同时需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物品,如身份证、准考证等,确保万无一失。提前熟悉考场周边环境,计算好从家到考场的交通时间,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确保考试当天能够按时到达考场,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考出理想成绩。
备考注意事项
第一、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详细的每日学习时间表,将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到每天的不同时间段,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克服拖延的习惯,确保学习进度不被耽误。每学习 1 - 2 小时,安排 10 - 15 分钟的休息时间,缓解学习疲劳,保证学习效率。同时,每周安排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保持良好的备考心态,避免因过度学习而产生疲劳和厌烦情绪,做到劳逸结合。
第二、多交流讨论
积极加入备考交流群,与其他考生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学习资料,在交流互动中共同进步。在交流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忽略的知识点或学习方法,也可以向其他考生请教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拓宽学习思路,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取启发,实现优势互补。
第三、关注考试动态
及时了解考试政策的变化,如考试报名工作开始,完成网上考试报名;关注准考证打印时间,考场安排等信息,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避免因信息滞后而错过重要的考试信息,影响考试的正常进行,确保备考过程顺利有序。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