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1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每日练习题(2025/1/29)
试题1
以下有关基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
B.基线不能再被任何人任意修改
C.基线是一组经过正式审查井且达成一致的范围或工作产品
D.产品的测试版本不能被看作基线
试题2
某项目计划分为立项、实施和运维三个阶段。财务部给该项目的预算金额不超过80万元。项目经理估算立项阶段的成本为20万元,实施阶段的成本为50万元,运维阶段的成本为30万元。若用自底向上法对该项目的成本进行估算,则估算值应为( )万元。
A.70 B.80 C.90 D.100
试题3
IP协议属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每日练习题答案解析(2025/1/29)
试题1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基线是指一个(或一组)配置项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基线其实是一些 重要的里程碑,但相关交付物要通过正式评审并作为后续工作的基准和出发点。基线一旦建立后变化需要受控制。
重要的检查点是里程碑,重要的需要客户确认的里程碑,就是基线。在我们实际的项目中,周例会是检查点的表现形式,高层的阶段汇报会是基线的表现形式。
基线是软件文档或源码(或其它产出物)的一个稳定版本,它是进一步开发的基础.所以,当基线形成后,项目负责SCM的人需要通知相关人员基线已经形成,并且哪儿可以找到这基线了的版本.这个过程可被认为内部的发布.至于对外的正式发布,更是应当从基线了的版本中发布.
基线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参与项目的开发人员将基线所代表的各版本的目录和文件填入他们的工作区。随着工作的进展,基线将合并自从上次建立基线以来开发人员已经交付的工作。变更一旦并入基线,开发人员就采用新的基线,以与项目中的变更保持同步。调整基线将把集成工作区中的文件并入开发工作区。
结论:
1.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
2.基线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
3.基线,可以更改,但是要受控,修改后为成为下一个基线;
建立基线的三大原因是:重现性、可追踪性和报告。
重现性是指及时返回并重新生成软件系统给定发布版的能力,或者是在项目中的早些时候重新生成开发环境的能力。可追踪性建立项目工件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其目的在于确保设计满足要求、代码实施设计以及用正确代码编译可执行文件。报告来源于一个基线内容同另一个基线内容的比较。基线比较有助于调试并生成发布说明。
建立基线后,需要标注所有组成构件和基线,以便能够对其进行识别和重新建立。
建立基线有以下几个优点:
基线为开发工件提供了一个定点和快照。
新项目可以从基线提供的定点之中建立。作为一个单独分支,新项目将与随后对原始项目(在主要分支上)所进行的变更进行隔离。
各开发人员可以将建有基线的构件作为他在隔离的私有工作区中进行更新的基础。
当认为更新不稳定或不可信时,基线为团队提供一种取消变更的方法。
您可以利用基线重新建立基于某个特定发布版本的配置,这样也可以重现已报告的错误。
使用
定期建立基线以确保各开发人员的工作保持同步。但是,在项目过程中,应该在每次迭代结束点(次要里程碑),以及与生命周期各阶段结束点相关联的主要里程碑处定期建立基线:
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先启阶段)
生命周期构架里程碑(精化阶段)
初始操作性能里程碑(构建阶段)
产品发布里程碑(产品化阶段)
选项(D)产品的测试版本不能被看作基线是对产品的测试版本看做基线的全面否定,实际上只要对产品的测试版本做了正式评审,是可以作为基线的。
选项(B)基线不能再被任何人任意修改
关键在“不能任意修改”,因为基线一旦建立后变化需要受控制,也就是说不能任意修改,修改都是受控制的。
试题2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要点解析:自上而下成本估算是对工作包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首先对单个工作包(或活动)的成本进行最具体、细致的估算,然后把这些细节性成本向上汇总或“滚动”到最高层次,用于后续报告和跟踪。其估算的准确性及其本身所需的成本,一般取决于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依题意,采用自底向上法对该项目的成本进行估算,则估算值为20+50+30=100(万元)。
试题3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软题库题目:http://www.ruantiku.com/shiti/231298335.html
网络层协议:IP、ICMP、IGMP、ARP、RARP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