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前言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通过以考代评为我国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创新领域培育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在新时代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撑了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为各类组织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数字中国” “新型工业化”等国家战略的深度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支撑各类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动,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与其业务战略持续深度融合。因此,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比如数字环境下业务成熟度的开发利用,以及考虑信息系统复杂度大幅提升的因素,使得系统哲学需要在规划与管理中得到全面应用。随着规划与管理相关活动成为组织转型升级的关注焦点,相关人才能力建设也成为其发展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系统规划与管理师作为组织的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是组织实施相关人才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重要工作包括:参与组织的IT战略规划,参与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确立,评估、指导、监督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规划,策划组织的信息系统及其服务目标和内容,确立组织的IT运营、管理和服务的体系、标准和制度,配置IT相关资源,监控IT相关计划和方案的执行,管理IT相关团队等重要工作。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组织对信息系统规划和管理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的建设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广泛吸纳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原大纲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新大纲更新了信息技术及应用创新的相关基础知识要求;增加了系统科学与哲学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要求;明确了系统规划活动的要点与重点;强化了应用系统、云计算、网络等主要系统类型的规划方法和要求;基于新时代信息系统管理需要,优化了治理、服务、人员、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要求;结合转型升级成熟度的一般方法,丰富和完善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字乡村、新型消费等领域的实践要求;更新、丰富和完善了系统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要求。
依据新修订的《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大纲》(2024年审定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组织专家对《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进行了修订。教程共分为四篇,分别是基础篇、方法篇、能力篇和实践篇。基础篇中:对信息化、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的论述兼顾了最新发展情况及成熟的技术基础;系统科学与哲学领域,在对重点知识进行提炼的基础上,指出了与系统规划与管理相关的应用要点。方法篇中:给出了在具体规划工作中规划活动的基本路径和常用方法,以及各类系统规划的重点与要点。能力篇中:以能力建设为主线,在具体管理方面给出了相关管理的重点内容与方法。实践篇中:从重点领域实践的角度,结合领域的发展环境、特点以及最佳实践等内容,给出了对应的规划方法和要点及精选的部分案例。另外,为了便于参加软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复习应考,本教程每篇提供了相应的练习样题。
第1章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发展由李京、姚勇、张树玲编写;第2章数字中国与数智化发展由蒋轶玮、刘娜、孙国忠、戴荣编写;第3章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由陈睿、崔春生、马莉、薛志文编写;第4章信息系统规划由刘玲、李娜、杨利克、马烈、王栋编写;第5章应用系统规划由刘玲、金桥、李英、黄锋编写;第6章云资源规划由王向东、郭浩、肖伟编写;第7章网络环境规划由谭国权、韩文哲、肖伟编写;第8章数据资源规划由肖筱华、郑明松、路平、牟海编写;第9章信息安全规划由刘瑞惠、马庆、张锋、由达、孟建编写;第10章云原生系统规划由肖伟、侯贺新、薛丽编写;第11章信息系统治理由岳素林、尹宏、董雷、李瑞鑫编写;第1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由李世喆、郭鑫伟、林林编写;第13章人员管理由陈艳军、徐兵编写;第14章规范与过程管理由牛景春、刘玲、岳素林编写;第15章技术与研发管理由熊健淞、岳素林编写;第16章资源与工具管理由马婧、张奇、白婷婷编写;第17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由张树玲、刘玲、魏峥编写;第18章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由孔宪君、赵萍、肖伟编写;第19章智慧园区发展规划由何奕岑、王琴、周静萍编写;第20章数字乡村发展规划由张红卫、李美翠编写;第21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由李美翠、张继超编写;第22章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由王永华、彭革非、李美翠编写;第23章新型消费系统规划由张斌、李美翠、王林编写;第24章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由李修仪、周静萍、王瑞鹏编写。
另外,李京、安红云、陈林、冯浩、刘畅、刘娜、孙佩、李超和张荣静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编写与审校工作,刘玲、张树玲、肖伟、岳素林和李美翠等参加了本书的策划以及部分章节的审校,刘玲、张树玲依据考试大纲对全书进行了内容统筹、章节结构设计和统稿,岳素林和李美翠提供各类实践经验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提炼总结。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并提出宝贵意见,相信读者的反馈将会为本书的再次修订提供良好的帮助。
编 者
2024年3月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