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4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软件设计师当天每日一练试题地址:www.cnitpm.com/exam/ExamDay.aspx?t1=4
往期软件设计师每日一练试题汇总:www.cnitpm.com/class/27/e4_1.html
软件设计师每日一练试题(2023/10/3)在线测试:www.cnitpm.com/exam/ExamDay.aspx?t1=4&day=2023/10/3
点击查看:更多软件设计师习题与指导
软件设计师每日一练试题内容(2023/10/3)
试题1
假设有学生 S(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时间,联系方式),院系 D(院系号,院系名称,电话号码,负责人)和课程 C(课程号,课程名)三个实体,若一名学生属于一个院系,一个院系有多名学生;一名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名学生选择,刚图中(a)和(b)分别国(1)联系,假设一对多联系不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那么生成的关系模式(2)
(1)A. A
B. B
C. C
D. D
(2)A、S 中应加入关系模式 D 的主键
B、S 中应加入关系模式 C 的主键
C、D 中应加入关系模式 S 的主键
D、C 中应加入关系模式 S 的主键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C、A
试题解析与讨论:www.cnitpm.com/st/82502841.html
试题2
(1) 反映了类间的一种层次关系,而(2)反映了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A、继承
B、组合
C、封装
D、多态
(2)A、继承
B、组合
C、封装
D、多态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A、B
试题解析与讨论:www.cnitpm.com/st/78012686.html
试题3
已知某子系统为外界提供功能服务,但该子系统中存在很多粒度十分小的类,不便被外界系统直接使用,采用(1)设计模式可以定义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当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可采用(2)设计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1)A、Facade(外观)
B、Singleton(单件)
C、Participant(参与者)
D、Decorator(装饰)
(2)A、Facade(外观)
B、Singleton(单件)
C、Participant(参与者)
D、Decorator(装饰)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A、D
试题解析与讨论:www.cnitpm.com/st/80722779.html
试题4
以下不符合 XML 文档语法规范的是 ( ) 。
A、文档的第一行必须是 XML 文档声明
B、文档必须包含根元素
C、每个开始标记必须和结束标记配对使用
D、标记之间可以交叉嵌套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与讨论:www.cnitpm.com/st/82062825.html
试题5
数据流图(DFD.对系统的功能和功能之间的数据流进行建模,其中顶层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
A.处理过程
B.输入与输出
C.数据存储
D.数据实体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B
试题6
某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数字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天),则完成该项目的最少时间为(1)天。活动BD最多可以晚开始(2)天而不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1)A.15
B.21
C.22
D.24
(2)A.0
B.2
C.3
D.5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C、A
试题7
某仓库有两名发货员,一名审核员。当顾客提货时,只要发货员空闲,允许顾客进入仓库提货,顾客离开时,审核员检验顾客提货是否正确。其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为了利用PV操作正确地协调他们之间的工作,设置了两个信号量S1和S2,且S1的初值为2,S2的初值为1。图中的a应填写(1) ;图中的b、c和d应分别填写(2) 。
(1)A、P(S1)
B、P(S2)
C、V(S1)
D、V(S2)
(2)A、P(S2)、V(S2)和V(S1)
B、P(S1)、V(S1)和V(S2)
C、V(S1)、P(S2)和V(S2)
D、V(S2)、P(S1)和V(S1)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A、C
试题解析与讨论:www.cnitpm.com/st/77822679.html
试题8
设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F={A→B,DE→B,CB→E,E→A,B→D}。(1)为关系模式R的候选关键字。分解(2)是无损连接,并保持函数依赖的。
(1)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D、D
试题9
( ) 算法策略与递归技术的联系最弱。
A、动态规划
B、贪心
C、回溯
D、分治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与讨论:www.cnitpm.com/st/79192727.html
试题10
模块A直接访问模块B的内部数据,则模块A和模块B的耦合类型为()。
A.数据耦合
B.标记耦合
C.公共耦合
D.内容耦合
查看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D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