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7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备考软考高项的人最大的心愿莫过于把“十大管理、五大过程组、47个过程”倒背如流,原因很简单:这对于案例题、尤其是论文,简直太重要了。如果你也记不住ITTO,不如试试这个记忆步骤:
第一步:记住5大过程组的名字,利用因果联系。
5大过程组分别是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这5个从字面意思上看是有逻辑关系的。比如项目肯定有开始和结束,那就记住了启动和收尾,那么我们做一个项目肯定不会盲目,那就要有规划,规划好之后咱们就要去执行,那么在执行过程中看它做的怎么样? 所以就有了监控,这样记起来就很容易。
第二步:画出十五至尊图,并记住47个过程
这个真的是超级超级重要,后面的论文也会用到,所以一定要自己按纵向、横向47个过程都能默写出来,5大过程组是横轴,10大领域是纵轴。
把握“先头尾,后中间”原则。
首先,先“纵向”记忆,先记“启动、收尾”这两个过程组的过程,这两个比较简单,每个过程组只有2个过程。比如启动过程组是头,只有两个子过程:制定项目章程和识别干系人。收尾过程组是尾,只有结束项目或阶段、结束采购两个子过程。这就记住了4个。
然后再记“规划”,在规划过程组里面每个知识领域都有一个对应的管理计划,这就又记住了10个。而且规划过程组的过程最多,不要死记,要从字面里找它们的逻辑关系。
在规划组里除了整体管理,其它领域第1个过程都是“规划某某某管理”,比如进度管理里就是“规划进度管理”。那么规划最终要得到的是进度计划,那么这第6个制定进度计划也记住。
其它的像是:
我们要干哪些事?(定义活动)
把重要的事情排序(排列活动顺序)
人手够不够(估算活动资源)
时间够不够(估算活动时间)
这样的话6个过程就都记住了,而且不容易忘记!!!
第三步:记住所有过程的输出
首先要记住,在答题的时候,“多写不扣分”,所以通用的输出在作答的时候都可以写上。比如像是项目文件更新、项目管理计划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这三个,在输出里都有,所以即使没有也写上,多写不扣分。
另外就是理解,像是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出是质量管理计划、过程改进计划、质量测量标准、质量核对单,那对应理解就是制定计划、质量有问题要改进、检查干活干的怎么样? 千万不要去死记,一定是重在理解。
第四步:通过“输出”反推“输入”
记住两点:
1.每个领域在规划过程组之后的过程组的输入会含有当前领域规划过程组输出的某某管理计划。
2.每个领域过程组的输入会含有当前领域当前过程组“前面”过程组的输出。
第五步:工具与技术
三个方法:
1.理解记忆。就是你明白每个工具技术是个啥?
2.多次出现的工具要对比着记。比如“抽样统计”、“人际关系技能”出现在哪几个过程中?
3.容易搞混的要重点记。比如“成本效益分析”、“质量成本”是规划质量的工具,不是质量保证的工具等等。
十大管理领域、五大过程组、47个过程很繁杂,也很重要,所以大家在记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项目管理活的灵魂,理解内在逻辑,循序渐进。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