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网其它资料

导航

改善软件项目成本结构——软件外包与软件外包维客平台

2011年06月16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当下很多定制化软件开发,很多公司会考虑通过软件外包的方式实现。通过软件外包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建立IT运营能力;根据项目功能点支付成本,而不需要长期支付庞大的IT成本;快速通过专业人员开展实施,而不需要经历漫长的团队组建过程;将质量管理和控制责任与风险转移给外包公司,如果工作质量出现情况,外包公司将承担一定质量风险。

  通过这样的方式,大量的软件项目从日本、美国、欧洲被外包到中国、印度、东欧、俄罗斯这些国家。伴随着成本结构的调整,全球化7*24开发,企业内部成本结构被一步步优化。发包的企业关注于提升商业运营的核心能力,而外包公司集中精力在重复性开发的成本控制,外包团队人力资源开发,核心技术和方法论的沉淀上。尽管通过更细的行业化分工,一个工作内部被征税和其他费用比例增加了,但是从整体性能价格比来说,趋向更加合理的水平。

  尽管通过软件外包机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软件过程成本进行很大程度优化。软件外包成本结构依然可能进一步优化。那就是,通过重新配置外包资源,将工作分解为可以评估也可以集成的工作单元,通过对工作单元或工件进行外包而非项目为单元进行外包服务,从而打破公司界面提供外包服务。发包单位也通过某种B2C或者C2C的沟通平台,直接与承接工件开发的工程师进行对话,进行软件工件的发包工作。

  一种可能的合作关系是这样

  1、通过On-Site分析人员对客户业务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施约束等说明。

  2、On-Site分析人员将相关分析和设计结果按照不同模块分发到互联网上的软件外包维客平台。

  3、独立的软件工程师在维客平台上签署合作协议和服务承诺书,并提供一定信用担保之后,就可以基于软件外包维客平台承接生意。

  4、如果需要独立的测试工程师进入,测试人员也将根据项目分析和设计内容进行相应的测试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数据构建、测试驱动或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测试执行与缺陷复现等工作。同样,对于用户体验和美工也是按照各自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关分工与协作。

  5、软件外包维客平台承担,外包项目信息发布,发包方与承包方信用管理,知识产权产品安全管理,项目资金管理与结算,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协作与沟通等管理内容的平台提供和部分业务运营服务。

  这样的分工协作与SF.NET还有些不同。因为SF.NET组织类似一个蜘蛛的样子,不管腿脚再多,离不开身子。而基于维客平台的软件外包环境就不一样了,类似于海星网络的结构,核心将不再那么突出。组织的协作通过每个独立的环节和合作来实现。维客平台提供服务、度量、信息沟通、财务结算等功能。刚性的外包服务体系被柔性组织和虚拟组织所代替。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样的设计似乎有可能成功之处

  通常一个面向国内的软件外包团队,需要支付房租、水电、公司所得税等税费还有各种管理费用。将各种管理费用摊下来,即使雇佣一个初级工程师,一个人月的成本也可能达到5000到6000块钱。要知道,现在很多软件公司雇佣工程师的成本也就是3000到4000上下一个人月。如果要有一些经验的工程师,费用就更高了。通过这样的组织系统进行服务双方的撮合,并提供服务提供的软环境,那么核算下来的工程师人月成本将可能会少过3000到4000块钱。因为,

  1、工作劳动强度不一定始终如一,在工作劳动强度比较弱的阶段,工程师可以安排更多事情。工程师时间被更好复用了,成本结构自然就更理想了。

  2、工程师的待遇与支付方直接接触。工程师经济方面的利益更直接被刺激起来。工程师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

  3、区域间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差异。例如,美国与中国,北京与沈阳。

  其结果是,通过劳动关系和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社会资源得到更深程度的利用。这里面的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可能是时间上的,跨时区的服务,也可能是空间上的,就好象黄羊川出来的年轻工程师们。

  外包发包方的成本下降了,工程师的成本下降了,而个人收益提升了。利益将驱动故事的演进。

  可能的风险来自于不同方面

  1、估算与度量

  这个地方是可以有很多解决办法的。只要生意存在,大家就会有撮合交易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一旦完成,并形成一定次数的交易,那么工作量的估算与度量参照系就自然而言建立起来了。

  2、行业经验

  软件行业本身不成行业,而需要以某个行业为载体,例如,银行,物流。那么在外包平台的服务流程设计、度量指标设计、知识与经验积累等方面可能就需要更多不同的个性化设计。这样的设计一旦不具有普遍性,则服务成本与质量将受到直接影响。

  3、信息组织形式

  不管是采用搜索技术还是目录分类,或者Tag方式,总是需要能够提供帮助客户尽快定位的信息检索方式。

  4、参照模式的可行性

  作为参照物,之前很多在线发送照片电子档,打印、支付之后邮寄回去的业务模式没有发展出很大规模。我想行当内部肯定有行当内部的潜规则。打印照片尚且如此,软件外包开发的个性化和门槛自然也就更高了。

  有一个朋友在北美SOHO上班从事Java方面的Outsourcing开发。尽管没有这样的平台,而在工作人员的环境组织下,与这个模式已经很类似了。或许,进一步,SOHO上班的软件工程师最终也和当下很多律师一样,根据服务的小时数收取报酬,并为稳定的客户提供稳定的服务,在类似律师事务所的软件外包维基平台下。

  那个时候,公司内部的IT部门就更难捱了,还有就是那些传统的软件外包公司们。也许,工程师们白天在公司拼命工作,与软件外包维客平台对抗,晚上回到家,在维客平台上找自己的工作机会,赚属于自己的钱。反正社会是公平的,在合法的利益驱动下,利益体是会重新配置资源的。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享至: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好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

信管网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专业网站

下载APP-在线学习

培训课程

0元畅享

考试题库

免费资料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