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管理的概念
配置项的两类:产品的工作成果、项目管理的文档。
配置管理在CMMI 中的定义包括9 部分:制定配置管理计划、识别配置项、建立配置管理系统、创建或发行基线、跟踪变更、控制变更、建立配置管理记录、执行配置审核、版本控制。
项目配置管理的任务:制定项目配置管理计划;确定配置标识规则;实施变更控制;报告配置状态;进行配置审核;进行版本管理和发行管理
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基线计划、交付计划、备份计划等。有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CCB)审批该计划。
配置标识与建立基线
基线(Baseline)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识别配置项即识别将置于配置管理之下的配置项和有关的工作产品。
1、识别配置项
2、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3、创建基线或发行基线
4、配置管理的基线
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的任务:分析变更,根据成本/效益和涉及的技术判断变更的必要性,确定是否进行变更;记录和跟踪变更;采取措施保证变更受控。
三类库:1)开发库:供开发人员使用,修改频繁,控制宽松;2)受控库:保存生存期内某一阶段结束时发布的阶段性产品;3)产品库:用于存放最终的产品。
版本管理
配置项的状态有三种:
“草稿”(Draft)、
“正式发布”(Released)、
“正在修改”(Changing)
配置审核
配置审核的主要工作:功能配置;物理配置
配置状态报告
配置状态报告详细记录了开发过程中的每一项变更,反映了开发活动的历史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所有开发人员之间的通信能力,避免出现不一致和冲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