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计划编制
工具:成本绩效分析法
质量基准分析
流程图法(因果分析图)
实验设计法
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评估成本,缺陷成本
输入:项目章程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范围说明书 组织过程资产
输出: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测试指标质量核对表
2.执行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的目的是对产品体系和过程固有特性达到规定要求提供信任。
3.执行质量控制
工具: 测试 检查 控制图 因果图(石川图) 帕累托图(排列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 统计抽样 流程图 趋势分析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能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
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1.顾客满意度 2.预防胜于检查 3.各阶段内的过程 4.不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性: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面方法的质量管理 全面结果的质量管理
六西格玛的优越之处在于从项目实施过程中改进和保证质量,而不是从结果中检验控制质量。
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缺陷成本
在帕累托图中,将累计频率曲线的累计百分数分为3级
频率0%~80%为A类因素,是影响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
频率80%~90%为B类因素,是影响项目质量的次要因素;
频率90%~100%为C类因素,是影响项目质量的一般因素;
软件质量从六个方面来衡量:
1.性能 2.可靠性(包括容错性和健壮性) 3.可用性 4.安全性 5.可修改性(包括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结构重组,可以执行) 6.功能性
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有五大方面: 人、机器、原材料、方法和环境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联系与区别
1.质量保证是针对项目过程的管理手段,质量控制是针对项目产品的技术手段;
2.质量计划是执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共同依据;
3.达到质量要求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共同目标;
4.质量保证的输出是下一阶段质量保证的输入;
5.一定时期内,质量控制的结果也是质量保证的质量审计对象,质量保证的成果又可以指导下一阶段的质量工作,包括指质量控制和质量执行.
6.质量保证是每隔一定时间如阶段末进行的,主要通过系统的质量审计来保证项目质量;
7.质量控制是实时监控项目的具体结果,以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8.质量保证的关键点是确保正确地做;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是检查做得是否正确;
质量保证活动的基本内容:
1. 制定质量标准;
2. 制定质量保证的控制流程;
3. 提出质量保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4.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质量保证过程:
1.建立质量保证QA组;
2.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的质量计划,选择和确定QA活动;
3.制定和维护QA计划。
4.执行QA计划
5.不断完善质量保证过程中的不足,改进项目的质量保证过程。
质量控制的主要步骤:
1.选择控制对象;
2.为控制对象确定标准或目标;
3.制定实施计划,确定保证措施
4.对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检查,并将监测结果与计划相比较;
5.发现并分析偏差
6.根据偏差采取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