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5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以下内容摘自信管征文文章:《梦想还是要有的——一次过高项》
清楚的记得,10月8号晚上,距离考试整整30天的时候,我列出了复习计划,与一般按天的计划不同,这次的计划按照小时。我预计每天能保证2小时,每周末另加10小时的复习时间,总共80多个小时,分配如下:时间,白天基本没有,住处附近正好有个高校,晚上下班后,就厚着脸皮到里面去找个自习室,做一两小时的题,回住处后再看一两小时书,最后把一天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抄在本上再睡觉。第二天抽空,比如在上下班的车上,总共有约三个小时的时间,拿出笔记或书来看看。这样每天实际上有四小时的保证,超出了预计的量不少。效率,需要些狠劲和韧性,在紧迫感最强的最初几天,我用两个整天的时间,上午两套,下午两套,晚上两套这样,一口气做了从09年到14年的11套综合真题,顺带看了案例和论文题型和解析,一鼓作气巩固了基础知识体系。那两天后,我认为对上午的综合科目各类题型已基本了然,之后几周中,没再将精力放在综合上,而是集中攻克案例、论文和统筹计算,消除短板,保证了整体通过。所以建议不应轻易的自我设限,拿出一点超越精神,可以比计划做的更好。
冲的太猛也出现了问题,有段时间眼睛总是很模糊,晚上休息后也恢复不过来,加上白天总是少不了盯着电脑屏幕,眼睛疼,红,干涩。为了不耽误整体进度,我一方面在车上、路上的时候不再看书和笔记,改用听的,听视频、音频,另外适当休整,在车上闭目养神,营养方面也适当加强,睡眠的时间也要保证,不能因为拼搞坏了身体。但不管多忙多累,每天晚上的正规复习还是坚决完成,有几次困的不行,头很晕,就打个盹,稍清醒后接着看完。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一定要坚定不移向着目标行动,不能轻易的放弃。就像长跑,可能有段时间很难受,但科学的方法不是停下来,而是调整呼吸节奏,坚持下去,这样身体就会分泌内啡肽,身体机能也会有所提高。的确经过了那段时期的调整,冲刺阶段也很疲惫,但没出现太大问题,到考试那几天,稍作休整,基本上达到了比较好的状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注意考试外的因素,在职备考的人,尤其是在项目上的人,一两个月的时间,工作不可能一成不变,肯定会出现一些情况甚至问题,可能会影响复习的心情和效率,一定要惜时如金,及时规避,还要有强大的心脏,随时调节好状态。同时也要照顾好工作,以及家人的情绪,毕竟工作是我们的饭碗,家人是我们的后盾,尤其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觉得非常非常的重要。
复习到第二周,十月中旬,主要分两个主线,一是反复强化九大管理的记忆和理解,做案例分析,二是准备论文。这两个都需要一些经验。案例分析需要一些答题思维,从问题题眼入手,分析材料,结合管理理论,答到踩分点上,并熟悉进度、成本两大领域的计算题,各管理域即使非常熟了,掌握不了思维和计算这两块也得不了高分。到第三周的时候,开始着手准备论文,第一篇很难下手,看了一些范文,到第三天,我记得是10月21日,凑出了第一篇,是进度管理的,在当时的项目上对进度的理解也确实比较深刻,感觉写的还可以。之后几天又写出三篇,成本、质量、风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