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1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高阶主管抱持的理念则是:
如果可以提高售价,降低开发成本,我手上的股票选择权就会更值钱。
三方角力的结果,通常就是一个莫名其妙,没什幺道理的金额与时间。所以报给客户以后,通常还需要进行下一个步骤:『议价』。
议价
原则上要解读一份报价单与要找算命先生解释你的面相差不多,通常需要有专业人士的说明,才能看的出里面的玄机;然而你永远不知道这些专业人士,什幺时候是在唬你,只是想从你的口袋里面,多赚一些钞票。除非你自己也是专业人士,可以看得出来。然而依据机率来说,这样的可能性蛮低的。所以客户通常能做的,就是顺着你的话,找出语病,随便乱砍一通。
然而由于项目经理也是透过民意调查法,估计出项目的时程与成本。可是在与客户沟通时,通常提供原始估计的team member并不会出席。毕竟议价这是仅限高阶主管所从事的休闲娱乐,所以通常就得要想尽办法交叉运用下面几种方法,唬烂到底。
废话连篇法:
运用这个方法,通常是为了将故事从某一阶段,过渡到另外一个阶段时,所需要的发语词。通常不具任何意义,可是可以拖延时间,制造膀胱的压力,进而促成共识的达成。典型的废话包含:
一天工作八个小时
一个礼拜休息两天
(复述报价单,仿佛客户看不懂中文)一个人月是20万,所以六个人月是120万…
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莫名其妙推论法:
我看过运用这个方法最神奇的一个案子,项目经理将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与某个很荒谬的指针结合在一起。原则上就是不知所云,完全悖离我们所认知的逻辑而言。这个方法的强大之处,在于客户的思路会完全的短路,就可以重新设定任意宰割了。
客户:我有看到你们依照每项功能,整理出一个功能的单价出来,可不可以请你解释一下,每个功能的单价是怎幺计算出来的。
天才经理:原则上呢,我是依据RFQ上每个功能叙述的字数,乘以一个我特有的数字计算出来的。所以你看,这个功能总共有30个字,一个字一万,所以要做这个功能总共要花30万。
客户(陷入极度的震惊与混淆,看着天才经理认真的表情,认为他不是开玩笑的):嗯……这个理论有没有什幺根据?
天才经理:这是经过长久的统计与计算,整理出来的结果。
客户(他不会是讲真的吧?):嗯…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我们修改RFQ上的文字,算法还是一样吗?
天才经理:这就要用change request的方法来计算了。原则上就是改一字或删一字都是一个字会影响总价一万。因为这表示你的需求不明确,项目开始后有可能会再赶过。头一次采用这种强大的方法,我想我们可以针对change request的部分特别打个折扣。
客户(我真的遇到一个疯子!):嗯…嗯…我再跟你联络。
真理法:
当客户有任何疑问时,重复说明一次自己的解释,然后强调一次这就是真理。真理,是不辩自明的。
客户:我有看到你们依照每项功能,整理出一个功能的单价出来,可不可以请你解释一下,每个功能的单价是怎幺计算出来的。
天才经理:这是经过专家学者,审慎的评估研究之后,整理出来的结果。
客户:我想我讲的不够明确,我可不可以知道你们到底是怎幺样进行评估的?
天才经理:我想我讲的不够清楚,这是经过专家学者,依据我们公司多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帮我们计算出非常复杂的公式之后,再经过审慎的评估研究,所整理出来的结果。
客户: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到底是依据什幺标准,是怎幺样来进行评估的?
天才经理:我想她们就是依据我们公司多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帮我们整理出非常复杂的公式之后,再把相关的数字代进去,所计算出来的结果。
真理法与废话连篇法的差异在于废话连篇法所用的字句,通常还会有些不同,只是一堆陈腔滥调就是了;真理法则是同样的冷饭,一路炒到底。直到客户完全放弃抵抗为止。
公式法:
公式法跟莫名其妙推论法的差异在于,公式法所引用的公式,是确实存在的。可是由于实际上的估计,根本不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上的结果。所以若不是依据结果编一个假的模型出来,就是根本只要声称采用这个模型即可。
客户:我有看到你们依照每项功能,整理出一个功能的单价出来,可不可以请你解释一下,每个功能的单价是怎幺计算出来的。
天才经理:这是透过function point计算出来的结果。当然,每个计算的过程我没有列在这里。如果你有需要,我可以列出来给你。(你要真的要,我回家编一份给你就是了。)
客户(终于遇到一个专家):不用了。不用了。你还需要我们提供进一步的澄清吗?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大部分客户只要听到一个理论上的名词,就会兴起一股崇敬之意。通常不会有人想要了解,数字是怎幺样推论出来的。况且如果客户真正需要你提供详细数字的时候,随便编也可以编出唬烂的数字来。
这个方法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在于一般人对于科学的信仰。越是信仰科学的人,越不知道怎幺样去与科学争辩。所以采取这个方法,通常会遇到比较小的阻力。
小结:
通常这几种方法交叉运用以后,客户的脑袋也被混淆的差不多了。所以通常就会往下一步推进。客户通常在此时会施出撒手鐗,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砍掉报价的一定百分比。通常会留一些给承办人做业绩,留一些给采购做业绩。
结语
经历了这幺复杂的过程以后,难怪大部份的项目,都难以逃脱预算超出规划,还是时程严重落后的命运。当然啦,一开始的估计错误,通常还不足以这幺严重的拖延进度与消化预算,一定要与更多的错误的决策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达成这幺强而有力的效果。在把这本书的篇幅耗光之前,我会努力地找寻各式各样的偏见与答案。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