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来源:信管网 作者:cnitpm
我国项目的特色
我国的项目与西方国家的项目没有任何不一样的地方,不外乎科技研发,产品开发,生产,基建工程,设施,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系统集成等类型的项目。但我国项目与西方项目最大不一样的地方是项目的实施过程。我国独特的项目实施过程让西方的管理方法未能有效融合到我国的项目中。
我国从建国到7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未能与国外的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段期间,我国的专家在建立目标后只能够从摸索的过程中达到科研的成果(例如原子弹试爆),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无数次的尝试制作,修改,再制作,拆舍,重组,再修改等不同方法,一直到项目的结果可以不再需要修改,能够达到目标,被接受后才停止下来。然后再朝另一个目标采用同样的摸索过程进行另一个项目的交付,这个摸索式的实施过程我姑且把它称作“Do and Fix”(或简称 “DAF”)体系。
在80年度中期,计算机的应用开始引进国内,我们的工程师也是用这种DAF体系建立我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从计算机的应用开发过程来说,可以称为Code and Fix (CAF)体系。就是知道多少便做多少,一面编码进行开发,一面不断为新增加的功能需求而更改程序,到可以提供系统所需的基本功能为止。
不管是DAF的技术实施过程,还是CAF的系统开发过程,他们的共同点便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架构性的开发模式,缺乏一个技术实施的规范和工作上的逻辑,使负责管理的领导只知道最终希望会有什么结果,但不知道下一步会产生什么成果,需要哪些资源,多少时间,多少投资,问题发生的时候该如何处理,或如何预防。这是我国企业领导的悲哀,也是为什么他们对“项目管理”寄存这么厚的希望和期待的主要原因。
打做项目管理『神』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
电视剧《亮剑》里反映出的中国军队那种灵活机智的战略战术、不讲常规的作战方式,是西方军队所不具备的。但同样让高层领导不能全面把握战争的实际状况,当事情发生后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战略与战术未能有效地配合,让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时间作为代价。剧中主角李云龙很鲜明地演绎出我国早期一些技术专家的工作思维和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是灵活多变的,不规范的,不能预测的。在这种实施过程中,西方的项目管理知识并不具备我国项目实施的特色。也不能为我们带来任何效益。
项目在这种多变的情况下,项目经理基本上没有办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既不能够预定范围,预测风险,更不可能对这类多变的过程建立任何计划,亦不能够对过程进行任何监控。
这些缺乏规范的技术实施过程,跟国外所惯用的有完整架构性的技术实施过程完全不一样。要能够有效管理我国的项目,那么我们便需要一些能够预知未来结果的“能人”来执行项目管理的工作。我们需要的便不单是项目惯例专业人士,也不单是项目管理师,是孙子兵法所说的项目管理『神』。那时候,也许能够让项目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企业带来效益。
调整技术人员的工作思维
当然,『神』并不是培养出来的,既然除了项目管理神外,我们如何能够使项目能够在高效的环境下完成目标呢?我们可以尝试调整我们的工作思维,改善技术实施的过程,让项目生命周期能够规范起来。
在过去数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技术人员对架构性的实施过程有相当大的抗拒,主要是过去工作的习惯,同时哪些工作应该规划在哪一个框架的结构下,常常有不同的意见。例如,在我们目前的DAF模式下,在经过三十次的修改后,已经达到部分成果,接下来的工作可能需要进行实地勘察,才能够开展余下的工作。这个『勘察』的工作对部分技术人员来说是“实施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调研的一部份。基于这些理念上的差异,让我们改变技术人员的思维不容易,但不是不能够。。。。
要改变技术人员的工作思维和习惯需要时间,耐心,讨论,说服和辅导。在目前我国市场的竞争激烈的情况不容许我们对项目中的每一个工作进行讨论,说服和提供辅导,所以必须找出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在过程中慢慢改变技术人员的思维和工作习惯。过去很多企业在推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最后因未能改变工作的思维和习惯让项目管理的推广失败,未能发挥项目惯例的预期作用,最后回到原来的起点,看不到变化,看不到工作的改善,看不到管理效益。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