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突然在朋友圈看到可以查分的消息,忐忑中打开网站,幸好,49-51-46低空飘过,算是不负3个月备考期付出的努力。
我是体制内的,从基层乡镇所到机关以后,这几年所在岗位业务跟信息技术有所关联,在好友的鼓励下选择高项作为目标投入备考。
虽说在体制内,但我所在行业事多且杂,而且基层领导并不关心岗位与个人特点是否匹配,他们关心的只是工作任务是否能完成而已。去年我在一系列业务评比中屡获全市乃至全省前茅,取得cise证书,获得省级部门专家聘书,且有望获得省级荣誉。今年却在无任何沟通情况下,被调岗到一个几乎陌生的领域,与信息技术业务也任何关联。在此情形之下,首先心情方面就非常的苦恼,继而在工作方面也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
然而,不管是已经缴纳的考试费,还是力图通过证书表达无声抗议的想法,亦或证明自己,我决定坚持。
我是从3月份开始备考的,首先从各路网友上传的课程视频里挑选了评价较高的一份开始跟学。因工作性质导致的学习时间不确定,我决定只要有空的晚上,必然拿出两个小时以上时间看视频并完成相关练习,周末时间也放弃所有娱乐活动,尽最大努力与工作抢时间。
教材是搜索来的,我的学习顺序是从十大管理开始,把视频过一遍以后,再带着教材把视频再过一遍,十五至尊图是必背的,还有新教材里的绩效域相关内容也要熟悉。
我虽然还不到40,但也感觉背书异常痛苦,我采取的策略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定义总结一遍,还有跟着视频记比较重要的输入输出内容。
其他实在记背不住的内容,我采取的策略是不停的刷题,刷得多了,自然就眼熟了。
从4月份底开始,我买了信管网的题库会员,因为根据教材上的区区数题绝对不要想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每日例题必做,还要多刷点其他日期的题目。选择题自不必说,案例题我是先自己做一遍,对下答案,然后再做一遍,用这种方法提升自己的准确率。
选择题方面平时积累很重要,有事没事掏出手机做它个几题,抱持对大脑的刺激。
案例题要抠细节,容易考的几个点,比如计算题的挣值分析,比如wbs分解结构等等,都要十分熟悉。而且在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目再开始做,给出的题干有时候很容易造成误解。
到考前最后两礼拜,我才开始准备论文。
论文说实话不难,虽然我在工作中承担的是甲方角色,但是根据自己在项目中与乙方的来往沟通,会发现其实不过是换个角色的视角看待项目,并且把它写出来而已。
论文的结构,无非就是项目背景、理论知识、所作工作与最后总结。但是要把论文写得好看,相应的图片是必须的,例如进度管理就附上甘特图,成本管理就附上s曲线等等,个人认为这些图片的加入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分数(虽然我的论文分数并不高)。
我是第一次参加高项考试,满打满算其实也就2个月时间(虽然是3月份开始备考,但4月时有大半个月因为所在单位部门架构改革,抽不出一点时间备考,而且工作量骤然上升)。虽然自我感觉一把能过有点运气成分,但是我还是想说,既然选择就一定坚持,高项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全看怎么看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