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网论坛

导航

考试介绍

首页 报考指南 报名时间 报名简章 报名流程 报名费用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准 考 证 成绩查询 合格标准 证书领取

备考

考试大纲 考试教程 辅导资料 备考规划 历年真题 免费试听 培训课程 免费资料 考试题库 APP下载

yzwdli

【前50名访谈】刘志强:足够的复习时间加上正确的复习方法是通过考试的必要条件!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心得】

早就想整理一下参加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经验,一则对自己一个促进,二则可以给同事、给其他考友一些参考意见。我是2013年下半年第一次参加这项考试,准备了2个多月,上午考试和论文都过了,计算题就一直没看明白,所以案例分析只得了39分吧,很遗憾没通过。今年上半年再接再厉,为了公司申请集成资质,也为了给个人一个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义无反顾的再次报名参加考试,同时也下了决心,一定要认真复习,争取顺利通过。说实话,下决心是一个很困难的事,13年的考试我也是花了很大的精力,每天复习2个小时左右,每周4到5天进行复习,考试没通过对自己的打击还是很大的。今年上年年网上报名后,我从方式方法上先进行了思考,前一次全靠自己看书做题,这一次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通过网上搜索,选择了信管网的培训课程,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我能够成功的最大助力。(在此没有给信管网打广告的意思,信管网的老师让我写这份材料的时候从没有提出宣传他们的网站,确实是真实想法,下面会给出说明)。
从我两次考试的情况总结下来看,要成功考出,必备的条件有几条:
第一要有恒心、有时间、有毅力去认真复习。我今年从报名之前就已经下决心好好复习,并付诸实施,这次备考我平均每天复习3个小时,后期每天5个小时以上。因为家里有2岁的孩子,周六周日到图书馆看书学习,“逃避”带孩子。作为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不可能有很多上班时间来学习,我是没有用到一分钟的工作时间,每天早上5点20起床学习,学到7点20吃早饭上班,晚上9点左右学到11点。这个状态基本持续了2到3个月。周六周日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时间,图书馆安静、条件好、时间集中,我在大概有一个多月周末全部呆在这里,收获很大。
第二要有相关的经验。上午的考试可以死记硬背,通过的几率比较大,案例分析和论文如果全靠死记硬背,很难顺利通过,特别是年纪到了35岁之后,背诵的能力退化严重,很难将没有太多印象的东西完全背下来,因此有项目的经验就方便很多,可以通过联想、引申等方式将题目串起来,碰到没复习到的考题也好编出来。
第三要有好的复习方法,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选择信管网的目的之一。第一次考试我全靠一本教材、一本真题集,挣值啥的计算题根本看不懂啥意思,因此挂在案例分析上。今年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信管网的培训,抱着有人教总比自己学效果好的态度,从头到尾看完了所有的视频、考前直播等视频教程。这就是我今年备考与去年不一样的地方,基本没有看教程, 全部是通过视频教程来学习,一来视疲劳严重,工作任务繁重,严重的时候看书10分钟就视力模糊,啥也看不清;二来看书也容易犯困,看一会就打瞌睡,没法持续,而听别人讲课则重点突出、内容精炼,累了可以眯着眼睛听一会,持续性上有了保障。做题是我的第二个方法,基本上前十次考试的真题,我做了两遍,每月的模拟题一次不落。论文写了大概7、8篇,多数领域都有写到,练习书写速度的同时,为自己准备考试素材,都是每次6点下班后开始用笔写,写到8点左右写完扫描给信管网的评卷老师,评卷老师每次的评语都会说“字迹潦草”之类的,我那时眼睛疲劳到从一开始写就已经看不清格子,都是凭感觉在落笔,3千多字写下来真是成了“老眼昏花”,字写不好也就请老师多原谅吧。
第四也是很重要的,家人的支持,这种支持不单是嘴上说说,实际行动也很重要,我复习备考的时候平时多数是小孩睡觉期间,相对还好,但家人在饮食等方面多有照顾,保证了营养;最重要的是周末到图书馆学习,家人带了一周的小孩,周末也没法休息放松,这一点是很伟大的支持与帮助,所以想考好软考,先跟家人沟通好吧,有他们的支持,你会有更加充足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啰啰嗦嗦写到这里,总结一下吧,足够的复习时间加上正确的复习方法,是通过考试的必要条件,当然适应个人的方法各不相同,大家可以自己探索,这里也就是抛砖引玉,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而已,祝大家考试顺利!

很高兴能在信管网和各位学员进行交流,希望我的回答能为你提供帮助。

全部回复
  • lyc_8902019-08-12

    论文今年上半年是组合项,怎么学?求指导.谢谢!

发表评论